2020-05-11來源:瀏覽量:
我們與理想生活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建材網】我們與理想生活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有人覺得要生活在地段zui好的市中心,有人覺得要有百平以上的大空間,有人覺得要有足夠寬裕的時間,有人覺得要買得起更好的家居用品。如果沒有這些外在的條件,理想生活似乎永遠不能夠實現。
納個生活創始人陳翔卻說,理想生活千人千面。生活集合了空間,物品與人的關系,通過平衡這三者的關系,我們終能實現每一個理想生活。
良好的生活,是一切關系的根本。多年以前,陳翔就對改善家居生活,讓家變得更美好這件事充滿熱情。曾創辦過家政公司的她發現,單純的保潔,無法改變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對于居住者而言,能從中汲取的能量也非常有限
為此她開始了更為深入而持久的學習。
在物質豐富到滿溢的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系。擁有的物品太少,或者過多,也反映了心理上的匱乏感與無法填補的空虛感。正是此時,兩種理念悄然興起。
一種是如今大行其道的斷舍離。鼓勵大家將持有的物品減少,越少越好。另一種是消費升極的精英主義。追求更好的產品與更好的體驗,打造精致高端的生活方式。
不同于這兩種理念,陳翔提倡的生活法則是:不多不少,剛剛好。物品的多少與品類,原本都是為了美好的生活服務。如果只是一味的減少物品或者提升物品,引起了生活不便或者過度消費,那都是本末倒置的行為。
在接觸到日本JALO整理協會后,陳翔系統的學習了生活規劃管理的課程,且不斷學習國內外相關課程,終于逐漸形成了從收納、整理、改造、再設計等一系列細分的服務理念。于2017年創辦了杭州收納規劃整理服務公司,同時也是擁有專業持證整理顧問及專業定制服務的品牌。
后來,又有了陳翔創辦的LagomHome納個生活收納空間,
主張“適量即是更好”。每一個人所需的物品并不相同,只有深入了解需求,才能量身定制,打造理想生活。
Lagom一詞,來源于一句瑞典諺語:“Lagomarbast”,它提倡人人都應該擁有足夠東西,但別太多。這一概念鼓勵我們在生活中也能取得總體平衡,一切都保持適度。
中國素來亦有“不滯于物,不為物役”的人生哲學,人與物之間的平衡關系,不僅僅影響著我們生活的空間,更是對我們內心的一種投射與關照。當我們有能力建立起這樣一種物我平衡,我們也就同時擁有了一種更為豁達通透的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