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30來源:瀏覽量:
直面工程建筑業問題,直擊中小微企業痛點,工小為平臺自營店招商計劃現已啟動,誠邀廣大中小微企業合作,共享轉型發展機遇!
【建材網】直面工程建筑業問題,直擊中小微企業痛點,工小為平臺自營店招商計劃現已啟動,誠邀廣大中小微企業合作,共享轉型發展機遇!
針對切實痛點,提供切實解決方案。
1、因中小微企業企業規模限制,存在業務范圍“單邊作戰”現狀。
2、成本居高不下,前端、中端、后端都需要大量投入,同時稅務制度的收緊,不利于中小微民營企業發展。
3、建筑行業市場“僧多粥少”,競爭加劇,利潤減少。
4、建筑行業普遍“關系化”,中小微企業更需資源集中共享。
5、建筑領域墊資施工已成業內“潛規則”,中小企業生存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
靈活用工——你有需求找人做事我有技能接單
滿足中小微工程咨詢企業的靈活用工。企業內部業務量暫時不飽和時可以從平臺承接業務,增加公司業績、緩解人工成本;業務量短暫過于飽和時,也可以將業務托管平臺,緩解企業人員壓力,提**率;企業為拓展業務承接不熟悉業務時,也可以將業務托管平臺,由平臺解決。
行業服務——你有需求咨詢我是服務社會
工程咨詢企業特別是設計行業取消施工圖審查制度大勢所趨,促使企業加大配置專業技術人才,而“工小為”具備匯集眾多行業優勢,將充分配合企業進一步把控人力成本支出。
工小為利用互聯網平臺聚合高等專業人才服務社會、解決企業實際運營痛點。目前平臺庫已累計有700余位建筑入駐,專業類型涵蓋經濟類、社會類、規劃類、工程技術類等四大核心,其中通訊、環保、新能源、農業、海綿城市等稀有專業庫資源亦在持續擴充。
自營店模式——抱團合作聯動互配缺失業務服務
針對中小微企業自身業務服務能力局限,工小為主推平臺自營店模式計劃,吸納一批可完整服務于建筑行業相關業務的企業團隊,圍繞建筑行業企業與企業互惠互利、資源互補的合作運營理念,匯聚建筑行業各個相關業務服務中小微企業,通過滿足其自身業務承接的基礎上,亦可快速發布相關業務需求,以自營合作的平臺模式力求眾人拾柴火焰高,資源互通能共贏。
平臺賦能——打造集學習、招聘等為一體的價值平臺
工小為(平臺網址:www.gongxiaowei.com)將打造工程咨詢產業互聯網線上垂直學習平臺,解決工程咨詢行業培訓痛點,保障培訓質量,在線學習交流提高工程師專業化能力,利用海量產業互聯網流量,進行線上學習推送,力爭打造品牌學習端口。同時平臺利用平臺靈活用工數據分析得出人才技能素質報告,更加便利企業承接項目招聘人才、輸送人才,成為人才聚合平臺,同樣個人工程師也可以在平臺上角色轉換,可以承接項目也可以選擇更的平臺。
后期平臺還將進一步建立機構-平臺-中小微企業聯動機制,充分利用各方資源滿足中小微企業各方需求。
宣傳渠道投放助攻
結合行業特別會持續在相關媒體進行宣傳推廣的同時,也會展開每季度的活動宣傳,包括行業區域論壇會議等。
1、搜索引擎——平臺網站、百度競價等投放引流
2、短視頻——抖音、今日頭條等短視頻廣告宣傳
3、廣播電臺——川內知名廣播電臺廣告投放,增加行業曝光量,提升在圈內的知名度
協會資源助力
源起工程建筑,依靠母公司永忠工程20年建筑行業資源積淀,匯聚自身實力資源。同時目前平臺分別與甘孜藏族自治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中國社科院(北京)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四川分院、四川省旅游協會文旅資源孵化專委會等行業主管部門及協會合作云平臺,預計今年還將分別新增對接10家行業職能部門及10家協會促成合作,未來3年內會在職能部門的合作、協會合作達到50 ,更好的為中小企業服務和實現職能部門市場化的作用。
平臺充沛資金助推
平臺初始啟動資金得益于母公司和原始資本的投入預計2000萬元,接下來平臺會通過預計達2億元的投入。
專業研發團隊助長
平臺主創技術團隊匯聚阿里、華為、騰訊等國內眾多知名平臺技術人才,特邀曾參與歐盟科研課題研究的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副教授張浩曦擔任平臺技術總監,共同著力孕育打造互聯網時代下的新型科技工程建筑平臺。
行業知名助陣
工小為顧問團隊由清華大學、重慶大學等知名大學畢業組成,同時將行業專業技術人才聚合到平臺,用互聯網聚合效益集中調配,為工程咨詢行業各細分專業提供線上線下服務,大化激發高等專業人才社會效益,降低中小企業負擔,并且為線上靈活用工活動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目前入駐平臺的有2000多人,預計在3年內我們達到10萬的庫,形成全產業鏈服務閉環的團隊資源。
企業入駐條件&準備
入駐條件:
1、企業成立2年以上
2、企業年營業額達500萬元以上
3、企業及企業主征信良好,無不良記錄
4、認可互聯網思維,樂于接受互聯網平臺技術
所需準備(資料):
1、企業營業執照電子版1份,主營業務介紹
2、專人負責對接平臺資源
3、企業簡介內容
4、企業過往服務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