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29來源:招商平臺瀏覽量:
“最新一船的氧化鋁到岸價格比月初每噸下降了7美元,”國內某氧化鋁進口龍頭企業的負責人李先生的話讓人振奮,“現貨價格談判正在進行中,目前價格正在逐步降低。”李先生對本報記者說,目前國內企業進口大大降低,
“較新一船的氧化鋁到岸價格比月初每噸下降了7美元,”國內某氧化鋁進口龍頭企業的負責人李先生的話讓人振奮,“現貨價格談判正在進行中,目前價格正在逐步降低。”李先生對本報記者說,目前國內企業進口大大降低,大批量采購完全停止,基本只有少量的現貨采購,企業并不打算簽訂長期協議。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協調部副主任文獻軍的聲音充滿力量:“外國供應商終于意識到了,中國企業這次是動真格的了!”{TodayHot}
聯合減產自律行為亦是風險抉擇
月初,占國內產能六成的23家骨干電解鋁企業集體宣布主動減產10%,當晚,倫敦期貨鋁錠價格應聲上漲60美元,達到每噸2200美元左右;次日,上海期貨價格也上揚400多元人民幣。
隨后,山西關鋁表示,公司于年底開始對75KA電解槽生產系列實施部分停產,預計停產6個月,將會影響電解鋁產量約2萬噸,銷售收入約3.4億元,待氧化鋁市場形勢好轉后再恢復生產。公司將積極開展行業自律,自覺維護電解鋁行業的整體利益。
文獻軍說,國內另外幾家電解鋁企業也于近日紛{HotTag}紛表示減產,在前不久舉行的中鋁氧化鋁訂貨會上,企業普遍認為,氧化鋁價格上漲太快,使得公司生產成本大增,減產是為了控制經營風險。目前氧化鋁價格過高,“誰進誰虧”。所以,“干脆不進了,不進就不會虧”。
作為生產電解鋁的主要原材料,氧化鋁占其成本的40%左右。近幾年我國已經成長為世界較大的鋁生產國,每年都需大量從國外進口氧化鋁。海關統計顯示,2004年我國進口氧化鋁590萬噸,由于氧化鋁價格一路走高,我國企業為進口氧化鋁而付出的額外成本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國內23家電解鋁企業組織的氧化鋁采購聯盟經過商討,于12月上旬達成一致意見,國內電解鋁企業停止單獨與國外供應商的所有現貨談判,轉而由中國鋁業集團和中國五礦有色金屬公司代表該聯盟同海外氧化鋁供應商進行談判,其中,五礦公司代表14家左右,其余企業由中鋁代表。
五指成拳企業聚力成效顯著
“國外的供應商普遍認為,中國電解鋁企業以前是一盤散沙,現在抱成團了。”文獻軍說,“前不久印度氧化鋁開標,報盤都很低,在540至550美元/噸左右。”
對于現在為何不簽訂長期協議的問題,李先生解釋說,目前價格太高,簽訂長期協議對于中國企業非常不利。目前中鋁和五礦都只進行現貨進口談判,“邊進邊談”,“隨要隨談”。
李先生說,電解鋁行業昔日產能高度擴張的勢頭已經消弭,目前新增產能的增速正在大幅遞減,2006年全球氧化鋁供求關系將由基本平衡全面轉為供應過剩,因而價格也將全面下降。
“根據我們的調研,明年一季度國際市場氧化鋁供應充足,而且經過核實,有些貨除了中國別無出路,”文獻軍胸有成竹地說,“這就意味著價格不可能走高,企業的聯合行動收到了很明顯成效。”
中鋁反彈琵琶稱臨時加價是市場行為
前不久中鋁公司“逆潮流而動”,在中國電解鋁企業剛剛宣布聯合減產限價的時候,就提高了氧化鋁銷售價格,一時間,業內嘩然。
“中鋁的氧化鋁價格實際上不能說是上漲,”中鋁國貿公司副總經理趙晉華有自己的解釋。“國內與國際價格相差不能過于懸殊,因為品質上并沒有太大差異。”趙晉華說,上調后的氧化鋁價格仍大幅低于國際價格。
“婆媳關系很難處啊,”趙晉華一句話道出了中鋁的“雙料身份”,中鋁既是重要企業,要從國家全局考慮,維護行業整體利益;又是紐約和香港兩地上市企業,要為股東謀求較大回報,企業終究是市場的一員,要遵循市場規律,避免同行投訴其低價競銷。
趙晉華說,適度的上調氧化鋁價格,對于電解鋁行業也并非壞事,因為目前國內的電解鋁產能大量過剩,把國內部分企業成本上調,也是用市場杠桿來調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能夠促進電解鋁企業的減產。“市場行為總是顯得更為有效。”趙晉華這樣認為。他還表示,如果國際供求氣候回暖,中鋁將率先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