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18來源:招商平臺瀏覽量:
業界傳聞,并分析建陶業可能出現拐點 年關將至,佛山某陶企劉老板手機經常處于秘書狀態,要不就是沒人接聽,人也經常不回家,躲在酒店或者夜總會過夜。原來年關將至,許多債主討債上門了,這讓2005年企業效益
業界傳聞,并分析建陶業可能出現拐點
年關將至,佛山某陶企劉老板手機經常處于秘書狀態,要不就是沒人接聽,人也經常不回家,躲在酒店或者夜總會過夜。原來年關將至,許多債主討債上門了,這讓2005年企業效益不好、虧損不少的劉老板每天過得心驚肉跳。
其實不僅劉老板在過去的一年虧損不少,很{TodayHot}多佛山的陶企也處于虧損狀態,有些企業甚至倒閉。據估計,在過去的2005年里,廣東倒閉的佛山陶瓷企業在20家以上。
這可以說是陶瓷產業的大事,業界分析認為建陶業出現了拐點,作為行業標桿之一的佛山此番動蕩可能給晉江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
能源問題是直接原因
記者了解到,僅去年下半年,佛山石灣和南莊兩鎮至少有10多家陶瓷企業倒閉,全年統計起來,佛山去年倒閉的企業數量在20家以上。
導致去年佛山陶瓷行業遇到如此困境的一個直接因素就是能源問題。多年來佛山陶瓷企業都要面臨著這樣幾個問題:電力供應不足、電費上漲、柴油漲價、原材料漲價……
這種制約作用在去年尤其突出。去年5月份珠三角地區電荒,陶瓷企業遭遇限電的困境,很多企業已經叫苦連天。而去年7月份的油價持續上升,無疑令佛山陶企業雪上加霜。佛山的陶瓷企業燃料大多以重油為主。今年年初,重油的價格為每噸2700元至2800元,而隨著油價上漲,重油價格達到{HotTag}3600元左右,漲幅達到30%。僅此一項,佛山陶瓷的生產成本就上升近十個百分點。
與泉州陶瓷業一樣,佛山陶瓷行業也存在中小企業居多的現狀。目前佛山共有580余家陶瓷企業,多數企業沿襲著“靠低廉的價格和低附加值產品占據市場”的路線。這些企業在研發能力、營銷策略等方面并未存在什么優勢,但是卻時常挑起惡性的價格戰,在成本上漲的重壓下,這些企業備感壓力,有些甚至倒閉。
倒閉興盛差別的啟示
與佛山陶瓷行業去年倒閉20余家情況不同,泉州市晉江陶瓷業在去年增加了25條生產線,這也是晉江陶瓷產業史罕見的情況。
業界人士稱,主要是因為泉州的陶瓷企業經營運作方式和佛山陶瓷企業截然不同。泉州陶瓷企業的發展是靠自身一步步積累起來,走的是“穩”路線,而佛山的陶瓷企業更多是采用資本運作方式。經歷前幾年的一次行業洗牌后,目前泉州生存下來的陶瓷企業都是一些生命力比較強的企業,債務比較少也不太愿意通過舉債來擴大生產線。
相反的,佛山陶企敢于負債經營,往往是將蓋廠房的地用來抵押,通過貸款等融資獲得蓋廠房、買設備所需要的資金,從而迅速將企業規模擴張起來。該人士就評價說,泉州陶企的做法顯得厚積薄發,雖說發展速度偏慢,能保證企業在較長的時間里抵抗住一些風險;而佛山陶企采用資本運作方式,容易做成規模,但是企業基礎不是很雄厚,再有并不是所有的負債都是合理的,不良債務容易導致企業抵御風險能力不強。
泉州陶企沒有撈到好處?
去年佛山陶企倒閉20余家,也引起泉州業內人士重視。但他們更多地以積極態度看待這情況。
某企業李老板就說,其實佛山陶瓷行業去年遇到的情況和泉州幾年前的一次行業大洗牌相似,破產、倒閉的都是一些微利甚至虧損的中小企業,倒閉只是長期惡性循環的結果。
由于佛山也是我國四大陶瓷產區之一,其產區行業變動相應的也會影響到全國陶瓷行業。“倒閉”現象是否會導致全國陶瓷市場重新洗牌?泉州陶瓷行業從中能獲什么好處?泉州一些陶企負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候表示,“倒閉”現象規模并沒有大到能影響全國市場的重新瓜分,此外,泉州陶瓷行業多以外墻磚、藝術陶瓷、日用陶瓷等暢銷全國,與佛山陶瓷并不沖突,因此說不上能乘機搶占多少市場。
部分企業人士認為,佛山陶企的經歷給泉州陶企起了警示的作用。晉江某陶企吳董事長就認為,現在陶瓷行業已經進入微利時代,競爭又激烈,這要求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穩健發展,保持合理的負債比例,而不是一味地舉債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