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20來源:招商平臺瀏覽量:
在廣東佛山南莊一家陶瓷廠門前,一張寫著“機器轉讓”的廣告紙分外搶眼。據悉,該廠年產50萬平方米陶瓷,與知名品牌相比屬于小廠。去年,由于受電力、汽油、運輸費用漲價影響,企業不堪重負,加之年末訂單減少,
在廣東佛山南莊一家陶瓷廠門前,一張寫著“機器轉讓”的廣告紙分外搶眼。據悉,該廠年產50萬平方米陶瓷,與知名品牌相比屬于小廠。去年,由于受電力、汽油、運輸費用漲價影響,企業不堪重負,加之年末訂單減少,工廠負責人張先生決定關門大吉,“希望賤賣機器圖謀轉行。”
與其同病相憐的陶瓷企業在佛山仍有{TodayHot}不少。《目前當地至少有20多家中小陶瓷企業倒閉,約占總數的10%。
據張先生稱,外圍因素致使陶瓷生產成本上漲30%以上,但銷售價格卻越來越低。
導致當地陶瓷企業生存艱難的另一原因是狂打價格戰而遭周邊國家反傾銷。佛山陶瓷2005年曾遭到韓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反傾銷調查,較終韓國對涉案企業作出了征收7.25%至37.4%臨時關稅的初裁,并將在今年3月份前對中國供貨企業進行實地核查,之后作出較終裁定。
佛山陶瓷協會負責人稱,如果企業不把重心由價格戰轉向樹立品牌,佛山陶瓷業將越來越沒有競爭力。而去年底的小企業倒閉潮正是市場敲響的一個“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