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20來源:招商平臺瀏覽量:
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總股本2.83億元,總資產約16億元,公司總部設在福州。全資生產廠有:永安建福水泥廠、順昌煉石水泥廠、漳州水泥廠、福州粉磨站;兩個全資分公司:銷售分公司、物業管
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總股本2.83億元,總資產約16億元,公司總部設在福州。全資生產廠有:永安建福水泥廠、順昌煉石水泥廠、漳州水泥廠、福州粉磨站;兩個全資分公司:銷售分公司、物業管理分公司;兩家控股水泥公司:永定興鑫公司、永安金銀湖公司;年水泥生產能力達500萬噸以上,已成為國家大型水泥生產企業和福建省較大的水泥生產企業。推行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福建水泥員工的共識和未來發展趨勢。發展循環經濟不僅是迫于能源緊張壓力的具有全局性的戰略選擇,也是福建水泥實施結構調整{TodayHot},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徑。
作為福建省水泥行業龍頭企業的福建水泥,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果。近年來,公司主要是圍繞治污、降耗和利廢這三個主題做文章。在追求效益較大化為目標的同時,努力探索循環經濟的新路子,不但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性能,而且為工業廢料的綜合利用開辟了新途徑。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為發展循環經濟的創建良好的企業環境。2004初福建水泥在廈門召開專題研究會議,會議對公司的戰略規劃,企業文化,推行卓越管理、爭創國家質量管理獎等事項進行了集中研究。明確公司2004年到2007年戰略規劃,提出了一心一意做強水泥主業,以及H型發展戰略,即山區建廠、沿海建市場,用快捷的交通建立產銷紐帶的戰略思路。隨后召開了以戰略目標具體化為主要內容的“以低成本驅動營銷大跨”研討會,提出了每年生產成本降低5%的目標,確定每年召開一次技術、管理經驗創新大會。公司發展投資部以“爭取政府循環經濟等優惠政策資金”作為部門的創新項目,擬定按國家發改委《循環經濟試點工作方案》要求,爭取成為第二批國家循環經濟(余熱發電、廢渣利用等)試點單位,同時爭取作為福建省循環經濟試點單位推薦上報,有效地將公司的發展戰略與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相結合。與此同時,按照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的要求,對公司的企業文化進行了調整創新,創建了體現時代精神、具有公司特色新時期的企業文化,將“用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構筑美好的生活空間”作為企業的使命;把“保護環境是我{HotTag}們應盡的責任”,作為公司的核心價值觀內容之一寫進《員工手冊》。
二、大力發展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傳統水泥工業生產是一項耗資源高、耗能高、污染環境的行業,而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具有**、優質、低耗、大型化、自動化水平高、符合環保要求的特點,代表了世界水泥工藝的發展方向。公司致力發展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已擁有5條新型干法窯外分解水泥生產線,根據公司的發展戰略,將淘汰2條落后的波爾窯生產線,2004年9月在永定建成了福建省靠前條日產2500噸熟料生產線,2005年7月日產2500噸熟料生產線永安金銀湖公司(7#窯)建成投產,擬在順昌擴建的8#窯都是日產2500噸新型干法窯熟料生產線,到“十一五”公司的產能將達1000萬噸,并將有大型日產5000噸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建成。
三、治污及綜合利用。充分利用先進的除塵設備進行有效的收塵,2004年累計回收58.57萬噸,占公司水泥產量的19.1%, “三廢”排放達到國家標準,而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則大幅度下降,為公司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石灰石是水泥生產的主要原料,在石灰石生產過程中,能充分利用礦石資源,確保“三量”綜合利用,公司2004年礦山開采回采率96%以上,夾縫土也回運到生產中,真正做到“廢物利用”,“吃干榨凈”,“零剝離”目標。同時還通過提高水泥熟料質量,合理搭配使用工業廢渣,提高混合材摻加量。公司每年不僅能消化礦石開采中的低品位廢棄礦石,還可消化不少其他" >其他工業企業的廢棄物,2004年共消化煤矸石、煤渣、沼汽渣、爐底渣、水渣等工業廢棄物21.42萬噸,將工業廢料變廢為寶。
四、積極采用國內領先水平的煅燒100%無煙煤技術。2000年3月和7月份別對福建水泥1#、2#、3#窯進行了改燃無煙煤技改。項目實際投資3386萬元。改造后,2004年無煙煤總消耗量為155851t,無煙煤與煙煤差價212.78元/t,直接經濟效益33944多萬元。公司于2001年3月又對5#窯改燃無煙煤技改,目前,5#無煙煤摻量可達100%。工程建設完成后項目實際投資1572萬元,5#窯燃無煙煤技改后,2004年無煙煤總消耗量為74730t,無煙煤與煙煤差價130.43元/t,直接經濟效益1183.97萬元。
五、余熱發電。在電力緊張的形勢下,充分利用水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氣余熱進行動力回收,乃是公司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優選之一。公司擬利用煉石廠4#窯、5#窯的窯頭、窯尾余熱資源,配套建設裝機容量為4.5MW的純低溫余熱電站,年可向水泥廠供電2934.6×104kW·h,相當于節約標準煤8980噸。隨著公司6#窯余熱發電站的建成投產和4#、5#窯余熱發電項目可研報告的審批通過,成功成熟的經驗陸續推廣到公司其它窯,配套的余熱發電站建成。
六、大力發展散裝水泥是我國水泥工業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對策之一。世界上發達國家到上世紀60年代末完成了水泥從袋裝到散裝的改革,其占水泥總產量的比例(散裝率)達到并保持在90%以上,我國水泥散裝率僅在20%左右,與國際水平相差甚遠。福建水泥在推散方面做了積極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4年銷售散裝水泥123萬噸,推散率達到41%,超出水泥行業“十五”期間散裝率30%的目標,占福建省散裝水泥總量的19.28%,公司被福建省經貿委評為2004年度發展散裝水泥先進單位,發展散裝水泥不僅對減少環境污染,保護資源,節約能源取得了顯著成效,而且重塑了公司的形象。
綜上所述,福建水泥在推進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標桿企業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挖潛降耗還有較大空間,2004年公司累計消耗各種工業廢料21.42萬噸,還不到10%,與同行業的30%的比例相比還有巨大的潛力可挖。在循環水的回收利用方面,與同行業相比還有巨大的降本潛力。2004年9月下旬,公司進行了員工滿意度調查,通過分析發現員工對環境因素的滿意度較低,本著持續改進的原則,公司把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作為員工的滿意工程來落實,各單位都采取了相應措施,使員工的工作環境得到了較大改觀。但由于歷史原因,許多方面還存在不盡人意之處。在循環經濟理論的指導下,如何充分利用三廢,清潔生產,節能降耗,是擺在福建水泥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公司應對水泥行業日益激烈競爭,開拓降本增效新路子的重要措施。
今后,福建水泥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路:
靠前,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十一五”規劃已將發展循環經濟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國家將建立比較完善的循環經濟法律法規體系、政策支持體系、技術創新體系和激勵約束體系。我們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努力使公司循環經濟取得豐碩成果。
第二,建立發展循環經濟的長效機制。將發展循環經濟放到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升公司發展檔次。在具體工作中,將循環經濟作為生態建設和降本增效的重要工作,落實到具體工作計劃當中。建立完善員工合理化建議長效機制,定期召開技術、管理經驗創新大會,實現公司內部知識共享。
第三,加大宣傳力度,普及循環經濟知識。結合各單位的實際情況,認真組織好循環經濟的培訓,普及循環經濟知識,開展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系列宣傳活動,營造發展循環經濟的輿論氛圍。充分利用《福建水泥信息報》、內部網等輿論工具及時報道在推進循環經濟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好的做法。
第四,找準項目,爭取政策扶持。以廢水、廢渣、廢氣利用為核心,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發展。據《證券時報》報道,冀東水泥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規定,對在生產原料中摻有不少于30%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燒煤鍋爐的爐底渣及其他廢渣生產的水泥,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今年1-9月份累計收到資源綜合利用產品退還增值稅3500萬元,他們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循環經濟是新的發展模式,是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我們要抓住機遇,認準目標,堅定信心,克服困難,努力使公司的循環經濟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