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21來源:招商平臺瀏覽量:
作為海信集團入主科龍電器(000921)的重要一環,出面收購的青島海信空調有限公司與受海信集團控制的青島海信營銷有限公司,曾于2005年9月與科龍簽署銷售代理相關協議,雙方約定在協議有效期內,海信營銷將代理銷
作為海信集團入主科龍電器(000921)的重要一環,出面收購的青島海信空調有限公司與受海信集團控制的青島海信營銷有限公司,曾于2005年9月與科龍簽署銷售代理相關協議,雙方約定在協議有效期內,海信營銷將代理銷售不超過14億元的科龍產品,其中2005年底之前不超過5億元。海信營銷還先向科龍支付了累計不超過6億元的預付款,在協議有效期內也不要求其實{TodayHot}際返還。
就在上述協議有效期即將于下月31日期滿,科龍股東大會也將在本月27日審議上述協議之際,近日美菱電器(000521)發布公告,擬由長虹電器(600839)及其控股子公司作為代理銷售商,代理銷售美菱冰箱系列產品,預計2006年全年交易金額為15億元左右。
同為原格林柯爾系的成員,在被不同的國內家電巨頭收購之后,發生的銷售代理行為是否具有可比性呢?
都為理順資金鏈
有一點肯定是相同的,即都是為了解決資金不足問題。當時科龍無法從銀行獲得新的貸款,所以海信營銷以產品預付款形式,向其提供恢復生產和啟動市場所必需的資金。本次美菱則是因為經營資金缺口較大,主要依靠銀行貸款解決,而銀行貸款利率較高,而且還要求采用抵押、擔保方式,手續繁瑣,籌資成本極高,因此也實行了先款后貨的結算方式。
但海信營銷不僅按照預付款金額、資金實際占用天數和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一年期流動資金貸款利率,計收資金占用費,還按科龍與其銷售額的1%按季度收取代理費,所發生的營銷費用也全部由科龍支付。由于美菱未披露《長虹、美菱合作協議書》的全部內容,我們只知道“營銷政策與費用等其他" >其他未定事項由雙方根據具體情況協商解決”,因此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長虹與美{HotTag}菱之間有無厚此薄彼,雙方股東是否被公平對待的情況。
雖然長虹方面由上市公司直接出面,而海信卻并非通過旗下上市公司海信電器(600060)進行代理銷售。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9月,海信電器的控股子公司海信(北京)電器有限公司為沿用海信營銷空調產品的銷售渠道,減少重復建設營銷網絡費用,也曾提出委托海信營銷代理銷售其部分冰箱產品,而通過對海信電器的相關公告分析,應該不存在北京海信向海信營銷支付代理費的情況。
在海信電器的2004年年報中,我們可以發現海信電器與海信營銷之間的交易均為銷售電視,尚未發生冰箱產品的關聯交易。但在2005年5月28日召開的海信電器股東大會上,北京海信與海信營銷代理銷售冰箱的議案已經得到通過,目前應該仍然在有效執行中。因此,海信營銷在同時代理銷售海信電器與科龍的產品時,是否公平對待、不偏不倚,也需要引起海信電器與科龍股東的高度關注。
關注會計處理
投資者也需要關注兩家上市公司的相關會計處理,即在會計報表上如何反映——預收的貨款何時確認為收入,較終產生相關利潤。
就科龍而言,根據其H股的有關持續關聯交易的《通函》,我們可以知道:科龍將產品交付海信營銷指定的貨倉后,產品所有權將移交海信營銷,而科龍將確認銷售的相關所得款項為銷售收入;科龍向海信營銷銷售產品后,海信營銷無權向科龍退回任何未售產品;如果海信營銷未能收回向分銷商銷售產品的任何所得款項,海信營銷或分銷商均無權向科龍索償。因此科龍與海信營銷之間交易的實質,應該就是銷售商品,而非銷售代理。
而針對美菱此次與長虹簽署的《合作協議書》,投資者還需要關注所代理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究竟何時轉移給長虹。只有當商品發生的任何損失均不需要美菱承擔,帶來的經濟利益也不歸美菱,才可以判斷該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已經轉移給了長虹,美菱才能確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