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19來源:華夏經緯網瀏覽量:
上海寶山區湄浦村,地處中心城區以北,距市區20余公里,在繁華現代的大上海,這里仍保留著菜地、瓦房的村莊面貌。更令人驚訝的是,這樣一個只有500多戶居民的小村莊,竟居住著近200戶黃岡人,堪稱上海灘的“黃岡打工村”。
【建材網】上海寶山區湄浦村,地處中心城區以北,距市區20余公里,在繁華現代的大上海,這里仍保留著菜地、瓦房的村莊面貌。更令人驚訝的是,這樣一個只有500多戶居民的小村莊,竟居住著近200戶黃岡人,堪稱上海灘的“黃岡打工村”。
記者行走在湄浦村里,純正的黃岡方言不斷傳入耳中。很多外地人到上海打工,都希望能融入城市生活,這些湖北老鄉為何不遠萬里從黃岡農村,來到上海農村?
1993年,靠前批黃岡打工者從老家遠赴上海,老聶是其中之一。
“當時有一些老鄉在上海做裝修,老鄉帶老鄉,一些人就跟著來到上海。”瓦工老聶告訴記者,剛來上海時,考慮到寶山的房租便宜,老鄉們都居住在寶山一帶。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寶山區的農民房越來越少,但黃岡裝修隊帶出來的人卻越來越多,圖房租便宜再加上串門方便,這些老鄉們較終都聚集到湄浦村。多位湄浦村當地人介紹,村里500多戶居民,除去部分安徽、四川、湖南務工者,來自湖北黃岡的租戶近200戶,成為當地靠前大戶。
今年20歲的黃岡浠水女孩小李,父親一直在上海做裝修,去年她也來到湄浦村和父母同住。不久,她在這里結婚,還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寶寶。“這里算我半個老家了,黃岡話可是這里半官方語言呢!”小李對記者笑稱。
相比上海市區一間房較少七八百元的房租,在湄浦村租住一間瓦房的成本只有300元。“雖然很多在上海搞裝修的黃岡老鄉每月能掙1萬多,但大家還是愿意挑較便宜的房子租,多省錢。”31歲的黃岡油漆工小周說。
但在上海城市化飛快的發展中,這樣獨特的“黃岡打工村”能保留多久是未知數。“寶山這樣的村子大概不超過10個。”當地出租車司機趙一飛對記者說。
“如果這里要拆遷,我們只能往更遠的村子搬唄,反正來上海20年,我搬了五六次家了,只是不知道以后這么多老鄉還能不能住在一起。”老聶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