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30來源:瀏覽量:
記者走訪賣場,與上述品牌的店面工作人員進行交流,不少人流露了不滿情緒。“如果產品真的一模一樣,他們賣得那么低價的話,我們生意要怎么做?”
記者走訪賣場,與上述品牌的店面工作人員進行交流,不少人流露了不滿情緒。“如果產品真的一模一樣,他們賣得那么低價的話,我們生意要怎么做?”一位導購人員憤憤不平。近日“二房東”一詞成了媒體和業界用來形容依靠收取租金作為主要盈利模式的傳統家居賣場的熱門關鍵詞。而細數業態轉型的新式賣場,的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不再充當“二房東”角色。
家居行業現狀:大經銷商引小競爭者不滿
從二線品牌占80%的歐華尚美直銷廣場到一線品牌高達70%的祥和之家“全球家具品牌自營店”,賣場充當“大經銷商”,從家居廠家統一進貨,統一銷售,省去中間成本,低價售賣產品的模式已經越來越多地侵犯到了入駐傳統賣場的經銷商的利益。
為了與傳統賣場的品牌、產品打好差異牌,歐華尚美從2011年試水直銷模式起,大部分都選擇了消費者較少聽到的二線品牌,只有依諾維紳和華源軒等幾家店面是在北京略有知名度的。
2012年終以“自營”模式開業的祥和之家,與傳統賣場重疊的一線品牌則有所增加,如左右布藝、迪諾雅、華源軒、柏森、綠之島、喜臨門、城市之窗(裝修效果圖)等品牌,在其他" >其他連鎖賣場也可見其身影。一些消費者表示,同樣的產品在祥和之家的確賣得比其他賣場更便宜。這時,背負高額場租的同品牌經銷商便陷入了十分尷尬的境地,過高的渠道成本,使得他們無力血拼價格,只能暗暗吃虧。
經銷商的不滿無疑也會給品牌商家帶來一定壓力,新模式賣場是否可以合作,合作后產生的問題如何處理,對于多數家居企業來講,仍是需要全方位思考的問題。
無論是將商業地產模式引入家居行業的香江家居CBD、金盛國門1號,還是號稱“直銷”、“自營”,實行產品自主采購、自主銷售和配送的歐華尚美、祥和之家,似乎都認為依靠租地,打造賣場,再將鋪位出租給家居品牌經銷商的方式已經完全跟不上市場的新局勢了。然而,坐擁地皮,自建物業的“地主”和不收租金,改做買賣的“大經銷商”,是否真能確保家居流通行業繼續健康穩定發展,業界卻眾說不一,多持觀望態度。
部分家居企業不看好商業地產
香江、國門等企業投資巨款買地,自建物業,并通過強勢運營方式做旺市場,使得物業迅速增值,之后賣鋪、租鋪,獲取高額收益。自成都香江全球家居CBD開始招商以來,廠商、投資者瘋狂搶灘,看似局面一片大好。6月,香河首期核心館接受排號,亦是全場爆滿,人山人海。
但是這種狂熱情緒并未感染到一些頭腦清醒冷靜的家居商家,對于開發商是否能在物業脫手后,仍然對商戶及消費者盡心盡力,不少家具建材商持懷疑態度。米蘭春天散熱器總經理王廷國表示,家居行業商家賣鋪子的模式早就存在,并非始自香江。但以前這類情況往往是某些開發商為了更快的套現,幫助企業運轉,而打出來一些聽來很有創意的方法,一旦物業炒火,房子賣出去了,也就沒有下文了。這樣當商家拿到店面之后,沒有了后續的宣傳和開發商的支持力度,也就很難再支撐下去了。
做好服務是賣場生存永恒主題
在傳統賣場客流量下滑,新興模式賣場尚待觀望的迷茫時期,業內專家認為,無論是傳統租賃式賣場,還是轉型后的商業地產與“直銷”、“自營”等新興模式賣場,做好服務,都是賣場生存的永恒主題。
王廷國認為,目前的很多家居賣場并沒有真正做到將消費者視為上帝。“很多賣場里面連停車位都找不到,甚至還有停車收費的;大多數賣場的區域劃分都很混亂,找一款產品要用很長時間;賣場中的商戶及引導人員素質普遍低下,不能把較適合消費者的選擇放在 靠前位。”種種問題都說明一直在倡導提升服務的家居賣場為消費者考慮得依然不足。而一個不夠溫暖的購物環境,對于維權意識越來越強,選購目標越來越清晰,剛性需求比之往年則明顯下降的消費者來說是很難保持吸引力的。
一位不愿表明身份的北京某家居賣場高層管理者向記者透露,該賣場在與家居廠商接觸過程中了解到,當下一些商業地產模式的家居賣場企業,對外宣稱為廠商和采購者提供直接對接平臺,但實際上大部分還是由廠家授權的經銷商開店的,真正的廠家直營店少之又少。主要原因是與店面距離過遠的生產廠家,人員管理投入較大,難于把控。而一旦涉及到經銷商,商業地產模式的賣場同樣難以完全避免中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