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9來源:瀏覽量:
摘要:7月6日,上海市工商局通報了2012年二季度流通領域燈具質量監測不合格情況,結果顯示有13個批次商品不合格。仔細看看不合格情況匯總表,不難發現,13個批次
摘要:7月6日,上海市工商局通報了2012年二季度流通領域燈具質量監測不合格情況,結果顯示有13個批次商品不合格。仔細看看不合格情況匯總表,不難發現,13個批次不合格商品所涉及的廠商中,廣州開林、寶視達等多數商標和品牌可謂名不見經傳,惟有歐司朗和歐普,無論在業內還是消費者眼中都算得上頗有名氣。當記者查找相關資料時,竟在去年9月7日上海市質監局發布的《2011年上海市可移式燈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中,再次看到歐司朗和歐普兩個“大牌”赫然在列。
上海市工商局發布了流通領域燈具質量檢測報告,歐司朗、歐普這兩個照明行業大佬榜上有名,令消費者和業內唏噓不已。而在記者查找相關資料時發現,歐司朗、歐普在2011年9月已當過質檢不合格名單的“座上賓”!一份份不合格產品名單,曝出了當前燈具市場的亂象,是什么導致品牌燈具屢上黑榜?逐利與品牌孰輕孰重?這些問題不僅令照明行業的質量隱憂浮出水面,也給消費者敲響了警鐘。
遭遇燈具“次品”消費者維權難
近日,記者到京城某大型建材超市走訪,對10位選購燈具的消費者做了隨機調查。有7位消費者表示自己選擇燈具產品的首要條件是品牌,其次是價格。對于歐普和歐司朗,半數被訪者表示聽聞過這兩個品牌。當記者提及上海工商部門的抽檢結果,有消費者表示,對這類不合格產品感覺到防不勝防。“誰會記得那一長串生產批號呢?倘若不慎購買到了不合格燈具,會撥打售后服務電話咨詢或報修。但如果得不到滿意答復,產品本身價格又不高,就不會再追究,因為沒有那個精力去較真兒,只能認栽。”
“認栽”,消費者說得輕描淡寫,但其中透露了太多無奈。記者在歐普照明經過新浪微博加V認證的官方微博上看到,很多消費者在其留言板中抱怨產品質量問題,多數都是因為撥打售后電話無果不得已才到微博上投訴。網友老酒迷香:“歐普客服熱線400-6783-222,這個電話形同虛設,太沒有大品牌的范兒了!失望!”網友橡皮擦4287:“我新房客廳(裝修效果圖)在銀座歐普專賣店剛買了個歐普燈不到半年,兩個燈泡就壞了五六次,維修不停地來修還是壞,較后要求退貨也不退,上門維修換件每次還要我自己拿錢,真是太坑人不說,維修態度也很惡劣。”類似的投訴和抱怨留言還有很多,而歐普照明方面的回應大多是“您的問題核實后,我們會盡快處理,給您一個滿意的答復”或者“如果問題仍無法解決,可聯系歐普照明客服400-6783-222咨詢”一類的套話。
大品牌企業的售后服務尚且如此,雜牌燈具則更令人堪憂。記者注意到,燈具質量不合格易引發觸電、火災等安全隱患。雖說燈具不是大件兒,但如果消費者不引起充分重視,不加強產品購買的品牌意識和遇到質量問題的維權意識,很可能一不小心就在自己身邊安了一枚“炸彈”。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不斷出爐的質檢報告實際是在不斷給消費者和企業敲響警鐘:對消費者而言,買燈具要到正規市場,選擇可靠品牌;對燈具生產企業而言,萬萬不能因控制成本而忽視質量管控,出現質檢不合格,應當迅速做出反應,積極處理,如果泰然處之,屢教不改,便是自毀品牌。
[1][2][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