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3來源:中國建材網瀏覽量:
近幾年,國內的家居企業都在積極思考電商策略,門窗行業雖然起步相對較晚,但企業對電商的熱度持續高漲,"電商"、"O2O"等已然成為門窗行業最熱的詞之一。傳統的門窗企業能順應市場發展趨勢,進軍電商值得肯定,但是存在的思維誤區也無法回避。
【建材網】近幾年,國內的家居企業都在積極思考電商策略,門窗行業雖然起步相對較晚,但企業對電商的熱度持續高漲,"電商"、"O2O"等已然成為門窗行業較熱的詞之一。傳統的門窗企業能順應市場發展趨勢,進軍電商值得肯定,但是存在的思維誤區也無法回避。
電商僅作為渠道戰略補充傳統渠道
這幾年對于門窗行業而言"電商"是的熱詞,很多企業也紛紛觸電,但是從筆者了解的情況看,今天很多門窗企業在做電商時,往往把電商當成自己清理庫存降低成本的貨場,而高級一點的做法是把做電商當成新的銷售通路。殊不知,電商的本質是商務的互聯網化。如果我們把時間線拉回到2014年前,以2000年為起點,就會發現伴隨著互聯網經濟從邊緣走向中心,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被重新解構,消費角色從工業時代的被動響應者變成決策者,對于產品的品質要求更加嚴苛,對價格更加敏感,這是消費意識覺醒的表現。其帶來的結果是倒逼傳統行業必須進行從生產到銷售的全流程供應鏈升級,將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商業理念注入到自己的商業體系中,這也正是做電商的真正價值所在。
很多門窗企業將電商戰略等同于渠道戰略,即使能有一定量的積累,也難有質的飛躍。如果把線下業務僅當作較底層的渠道銷售策略,而非企業戰略,就一定會忽視消費者行為的全過程、消費者滿意度、品牌策略,就會忽視諸如咨詢反饋、互動、用戶體驗、企業形象等能給核心業務和流程帶來根本性變化的機遇。
以傳統思維來經營電商
門窗企業做電商常常將自己在線下渠道很強大、有多少資源等掛在嘴邊。舉個例子,隨著O2O的火熱,很多企業老總也說要做O2O電商平臺。當被問及優勢在哪里時,對方答曰在全國有幾百或者上千家經銷商,可以將線下客流導入線上,這就是非常典型的傳統企業做電商的思維。為什么鮮有傳統企業做電商轉型成功的先例,為什么國內的主要電商平臺都是新興的互聯網創業公司?
如果電商是嫁接在原來傳統業務之上的分支,那它身上流淌的永遠都是傳統企業的血液,也就不能指望他能結出不一樣的果實。傳統企業在線下經營的是空間,品牌、供應鏈和產業鏈、店面數量等都是優勢,但到了互聯網,玩法卻完全不一樣了,沒有了空間概念,經營的是互聯網客戶的時間,即如何讓客戶愿意在你的電商平臺上花時間。在互聯網,你原來的優勢其實未必是優勢,如果還在抱殘守缺,用傳統企業線下的那一套玩法基本上注定電商之路曲折艱難。門窗企業做電商不是應該優先考慮自己有什么,而是自己沒有什么,市場需要什么,消費者需要什么。
線上低成本優勢是誤區
在今年3月19日的在廣州舉辦的中國門業豪門盛會上,tata木門董事長吳晨曦在中國門業高峰論壇中指出,線上的低成本優勢純屬誤區。吳晨曦表示,tata在2013年線上營業額超過2億,在木門行業遙遙領先,但是整體的利潤非常低,比傳統的零售渠道低得多,甚至比電商平臺天貓商城所得的還低。
國美副總裁李俊濤在今年315促銷旺季前夕發聲稱,從目前來看,電商業務模式存在高成本、低利潤、虧損的缺陷,這才使多數電商妄圖通過做"低價文章"吸引關注。事實上,電子商務成本結構比線下實體店要高。
國美總裁王俊洲也表示,"線上一定便宜"主要是基于一些看得見、想得到的成本因素,譬如線下門店需要門面租金、門店管理維護,以及眾多銷售人員的開支,而這些在線上渠道基本沒有。而把各項成本攤開以后,會發現,物流和采購成本,線上都比線下大得多。
電商成本低對于門窗行業而言一直是誤區,在運營模式為成熟前這一狀況很難得到根本性解決,吳晨曦坦言,當前的電商渠道首先要保證渠道商的利潤,還要被電商平臺扣去一步利潤,再加上其他" >其他成本的增加,較后企業所得的利潤非常低。
電商對于門窗行業而言已經不再是遙遠的事情,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電子商務更是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預見,未來門窗行業由電商所帶來的市場份額將以極快的速度擴張。門窗企業要避開誤區,抓住變革中的機遇。